首页 Home.
-
曾经的仙辈们在山中炼道,第一是:以便避开刀兵等战争灾难,第二是:以便清净无人打扰。第三是下决心修成。曾经的地上有上千年的人参可以找到,现在能找到几十年的人参是很大的幸运。道教自经历文革后,修炼的人都步入凡尘,有的也各自有自己的家庭。时代在变迁,修行方式也不断在改变,不能以古代的方式来看待当代的修行人,事物是固定的,人是灵活的,不一定在凡尘中修行就比在山中修的层次低。创造古代神话奇迹的是古人,创造当代奇迹的还需当代人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生活中做到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得到的不要过于高兴,失去的不要过于伤悲。平淡的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,从经历的事物中开悟过来。抱着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的精神态度对待生活。每个人赤裸裸的来到人世间,也必然是赤裸裸的离去,上至王侯将相,下至黎明百姓,没有哪个不是这样,把前世的福报享尽,也没有了以后的结果。来人世间一趟,又何曾有什么获得? 有嗔念是因自己未开悟,若开悟便不会有嗔念。有执着是因自己未开悟,若开悟便不会对事物有执着。有私念是因自己未开悟,若开悟便不会有私心杂念。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皆因自己太执着与贪嗔所造成,生活中一切事情的根本皆因自己拥有何居心所造成。 细心回想,当初若没有这个念头与行动 […]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人世间有很多事情,冥冥之中自有天意。 很多人羡慕神仙,是出于对神仙的敬仰与崇拜,希望自己也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,永生不灭。殊不知,得道成仙非易事啊,文昌帝君十七世投生为士大夫,观音菩萨九世为女人身,许仙结个善缘投胎十次得以解脱。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。想要今生立即成就,就要付出三世以上的努力,要经历生活中的各种阻碍与考验。人间历练,练的就是一颗:先天纯真无我利他之心。此心与天地同寿,与日月同辉,与宇宙共生死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【宇阳道人修行指引】生活就是磨难,阻碍就是关口。人生之路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生活处处皆修行,看似失去实乃获得,看似获得实乃失去。不是生活欺骗了你,而是你自己没有开悟自己。人生之路犹如取经之路,看似一关过,下面又一关。一关通不过,还是停留在原路。果位和付出皆成正比,每个师父付出一点,还是永远平级停留在那一层次(好比树长了多个根,但是都停止了深入往下继续生长),看似学的东西多(根系多,但都是只是浅表长了点,根都长的不深,大风大雨一刮,树根不深恐连根拔起,旁根再多,不如一支主根往泥土里一直下长,大树方能根深蒂固),实乃是投机取巧,技艺倒是增长,自我内心修为并无增长。修行之路只有唯一师 […]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当你走到山顶,看山下的众生所走的路时,你会发现,那是你的曾经。有多少人弯弯曲曲的在往上爬,又有多少人往山下回走。不是神仙不渡人,神仙站在你的头顶他们指点你出迷津很简单,但是他们不能那么去做,因为你缺少人生的经历,来人间一趟不是让你白来,而是要你自己开悟,你现在所走的路程都是在提升你自己修为的,你所走的弯曲路是因为你还没有开悟,这都是你一意孤行所造成,或许三五年、或许十年、或许二十年后你回过头来看才能明白,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。但是已经时过境迁,美好的时机不会再来。 人生是一步棋,一步踏错,满盘全错,且没有悔棋的机会,希望大众好自珍惜自己的机缘,一入轮回,下次就要再等几百年才能投胎转世重回人间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闻道、学道、修道、守道、得道。 这是完整的入道过程。 道、法、术、无论从哪个层次开始入门,最终所成之果位都差不多,大道乃先天之道,非天资道骨之士不能闻得,法乃道中之道,非仙缘深重之士不能闻得,术乃法中之道,非诚心坚定之士不能闻得。无论是从哪个层次开始入道,只要志向坚定,一心向道自然会有良好的收获。但大部分人都是前面三天热度,从而也没有了以后的结果。。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一种米养一百种人,生活中无论你是谁,无论你做的好与坏都会有人议论你。但是不管如何,你要记住,你自己不是活在别人的评论中,你是活在自己的生活中,别人如何说你,终究是别人,怎么去做好你自己,终究是你自己。前进的步伐不是看别人(对你不了解的人)的评论,而是要看你的客户(对你了解的人)对你产品(人品)的反馈,而不是去看一个从没有使用过你的产品(对你不了解的人)对你指指点点的评论,总结客户(对你了解的人)的反馈才能完善好自己,圆满好自己。 也不要在别人嘴里去了解一个人,因为那个人可能和他合不来,但未必和你就合不来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年纪越大,朋友越少,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,不是特意而散,而是能量场不合,一个人无论你做的再怎么好,也有人不会喜欢和他交往,一个人无论你做的再怎么不好,也会有人喜欢和他交往。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我们应该选择好的能量场而疏远负的能量场,好的能量能提升精进自己,而负的能量只会拉自己的后退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德行全备的人方可称之为“圣人”,才能德行全无的人称之为“愚人”;德行胜于才能的人称之为“君子”,才能胜于德行的人称之为“小人”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一、三纲:君为臣纲,师为徒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。 三纲是人的三种关系,在封建社会里君与臣,师与徒、父与子,夫与妻之间的关系,“三纲”思想的源头是孔子,在西汉时期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有这么一段话:“殷因于夏礼,所损益可知也?所因,谓三纲五常也”。 今天本人认为这“三纲”必须重新定义,君臣关系就是社会中上下级的关系,师父与徒弟关系,领导与员工的关系;父与子,夫与妻都是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,最重要的就是这个“纲”,何为纲?纲就是榜样、就是模范、就是表率、就是核心。三纲的关系就是:领导是下属的榜样、模范和核心,父亲就是儿子的榜样和表率,丈夫就是妻子的榜样和模范。所以三纲就是君臣有义,师徒有情,父子有亲 […]
2024 年 9 月 26 日
-
曾经的仙辈们在山中炼道,第一是:以便避开刀兵等战争灾难,第二是:以便清净无人打扰。第三是下决心修成。曾经的地上有上千年的人参可以找到,现在能找到几十年的人参是很大的幸运。道教自经历文革后,修炼的人都步入凡尘,有的也各自有自己的家庭。时代在变迁,修行方式也不断在改变,不能以古代的方式来看待当代的修行人,事物是固定的,人是灵活的,不一定在凡尘中修行就比在山中修的层次低。创造古代神话奇迹的是古人,创造当代奇迹的还需当代人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生活中做到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得到的不要过于高兴,失去的不要过于伤悲。平淡的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,从经历的事物中开悟过来。抱着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的精神态度对待生活。每个人赤裸裸的来到人世间,也必然是赤裸裸的离去,上至王侯将相,下至黎明百姓,没有哪个不是这样,把前世的福报享尽,也没有了以后的结果。来人世间一趟,又何曾有什么获得? 有嗔念是因自己未开悟,若开悟便不会有嗔念。有执着是因自己未开悟,若开悟便不会对事物有执着。有私念是因自己未开悟,若开悟便不会有私心杂念。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皆因自己太执着与贪嗔所造成,生活中一切事情的根本皆因自己拥有何居心所造成。 细心回想,当初若没有这个念头与行动 […]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人世间有很多事情,冥冥之中自有天意。 很多人羡慕神仙,是出于对神仙的敬仰与崇拜,希望自己也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,永生不灭。殊不知,得道成仙非易事啊,文昌帝君十七世投生为士大夫,观音菩萨九世为女人身,许仙结个善缘投胎十次得以解脱。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。想要今生立即成就,就要付出三世以上的努力,要经历生活中的各种阻碍与考验。人间历练,练的就是一颗:先天纯真无我利他之心。此心与天地同寿,与日月同辉,与宇宙共生死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【宇阳道人修行指引】生活就是磨难,阻碍就是关口。人生之路看似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生活处处皆修行,看似失去实乃获得,看似获得实乃失去。不是生活欺骗了你,而是你自己没有开悟自己。人生之路犹如取经之路,看似一关过,下面又一关。一关通不过,还是停留在原路。果位和付出皆成正比,每个师父付出一点,还是永远平级停留在那一层次(好比树长了多个根,但是都停止了深入往下继续生长),看似学的东西多(根系多,但都是只是浅表长了点,根都长的不深,大风大雨一刮,树根不深恐连根拔起,旁根再多,不如一支主根往泥土里一直下长,大树方能根深蒂固),实乃是投机取巧,技艺倒是增长,自我内心修为并无增长。修行之路只有唯一师 […]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当你走到山顶,看山下的众生所走的路时,你会发现,那是你的曾经。有多少人弯弯曲曲的在往上爬,又有多少人往山下回走。不是神仙不渡人,神仙站在你的头顶他们指点你出迷津很简单,但是他们不能那么去做,因为你缺少人生的经历,来人间一趟不是让你白来,而是要你自己开悟,你现在所走的路程都是在提升你自己修为的,你所走的弯曲路是因为你还没有开悟,这都是你一意孤行所造成,或许三五年、或许十年、或许二十年后你回过头来看才能明白,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。但是已经时过境迁,美好的时机不会再来。 人生是一步棋,一步踏错,满盘全错,且没有悔棋的机会,希望大众好自珍惜自己的机缘,一入轮回,下次就要再等几百年才能投胎转世重回人间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闻道、学道、修道、守道、得道。 这是完整的入道过程。 道、法、术、无论从哪个层次开始入门,最终所成之果位都差不多,大道乃先天之道,非天资道骨之士不能闻得,法乃道中之道,非仙缘深重之士不能闻得,术乃法中之道,非诚心坚定之士不能闻得。无论是从哪个层次开始入道,只要志向坚定,一心向道自然会有良好的收获。但大部分人都是前面三天热度,从而也没有了以后的结果。。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一种米养一百种人,生活中无论你是谁,无论你做的好与坏都会有人议论你。但是不管如何,你要记住,你自己不是活在别人的评论中,你是活在自己的生活中,别人如何说你,终究是别人,怎么去做好你自己,终究是你自己。前进的步伐不是看别人(对你不了解的人)的评论,而是要看你的客户(对你了解的人)对你产品(人品)的反馈,而不是去看一个从没有使用过你的产品(对你不了解的人)对你指指点点的评论,总结客户(对你了解的人)的反馈才能完善好自己,圆满好自己。 也不要在别人嘴里去了解一个人,因为那个人可能和他合不来,但未必和你就合不来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年纪越大,朋友越少,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,不是特意而散,而是能量场不合,一个人无论你做的再怎么好,也有人不会喜欢和他交往,一个人无论你做的再怎么不好,也会有人喜欢和他交往。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我们应该选择好的能量场而疏远负的能量场,好的能量能提升精进自己,而负的能量只会拉自己的后退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德行全备的人方可称之为“圣人”,才能德行全无的人称之为“愚人”;德行胜于才能的人称之为“君子”,才能胜于德行的人称之为“小人”。
2024 年 9 月 26 日 -
一、三纲:君为臣纲,师为徒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。 三纲是人的三种关系,在封建社会里君与臣,师与徒、父与子,夫与妻之间的关系,“三纲”思想的源头是孔子,在西汉时期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有这么一段话:“殷因于夏礼,所损益可知也?所因,谓三纲五常也”。 今天本人认为这“三纲”必须重新定义,君臣关系就是社会中上下级的关系,师父与徒弟关系,领导与员工的关系;父与子,夫与妻都是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,最重要的就是这个“纲”,何为纲?纲就是榜样、就是模范、就是表率、就是核心。三纲的关系就是:领导是下属的榜样、模范和核心,父亲就是儿子的榜样和表率,丈夫就是妻子的榜样和模范。所以三纲就是君臣有义,师徒有情,父子有亲 […]
2024 年 9 月 26 日